中国古代爵位一览表 爵位是什么_

先秦时代夏商时,从尧帝、舜帝至夏朝,均置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而商朝置爵三等,分别是公、侯、伯,无子、男二等 。到了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 , 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 。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战国时期 , 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 , 如通侯、君等 。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
秦汉时期秦朝,继续使用自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赏功 。彻侯食县,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如官吏 。西汉 , 沿用秦二十等爵 , 另增设王爵 。初 , 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时诛伐殆尽 。此后,王爵仅皇族可得 。早期的诸侯王国大者列郡数十,小的也有数郡,皆由诸侯王自治其国,汉廷仅为之置太傅而已 , 其余丞相、内史、中尉、御史大夫之类皆王自置 。经过七国之乱和汉武帝下推恩令、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制,诸王仅得食本国租税,不得预国政 。尽废内史、御史大夫、郎中令、廷尉、宗正、太仆等与汉朝设置相同的官称,改丞相为相,治事如郡太守,令中尉治事如郡都尉 。自此,王国与列郡无异 。东汉王国制度与西汉后期一致,国与郡等,唯改太守为相、都尉为中尉,另置傅领王府事 。西汉初大封功臣 , 受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 , 改彻侯为列侯)者一百四十三 。列侯封地称国 。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 。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 。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官治府事 。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 。东汉侯制与西汉无别,唯侯国较小,大者不过四县、小者有仅食一亭者,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开后世虚封先河 。汉武帝时,为筹措战费 , 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以下),致使二十等爵为人所轻 。于是为将士立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 , 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 。

中国古代爵位一览表 爵位是什么_

文章插图
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爵位一览表 爵位是什么_】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 。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 。王爵至男爵皆有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 。九等爵之外,曹操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作为赐爵保留 , 仍无封、无食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西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县公)、侯(郡侯、县侯)、伯、子、男五等爵专封宗室;功臣封爵为“开国”诸爵及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 。自先秦以来沿用的赐爵制度正式废止 。西晋诸侯王与西汉初年诸侯王相类,得专制其国 。案《晋书》记载 , 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 , 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 。五等爵之公国之制同下等王国,侯国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 。其余诸爵与开国爵封地称国而封君不治国事 , 乡侯至关外侯无封邑 。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递降世袭 。
南朝封爵沿袭东晋,唯封君对封国再失治权 。陈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五等爵,天赐元年废伯爵、男爵,后复之 。除皇子外 , 功臣也得封王 。景明元年定制:置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 。封国租税取率: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 , 子男五分食一 。封爵品级:王超品,开国郡公正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 , 散侯从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散伯从三品 , 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从五品下阶 。官属:王至侯国等置官属 。
北齐:置王爵与五等爵 , 王爵超品,其余诸爵视魏制各降一阶,诸爵皆开国置官属 。
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五等爵,后据《周礼》改制 , 置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
隋唐时期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均废止 。
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郡侯、县侯、县男、县子 。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鬃郡开国侯、鬃县开国子 。唐朝的封爵有食邑 , 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后改为领取俸禄) 。
宋元时期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 。魏晋至宋,封爵的承袭分为世袭罔替、世袭两种 , 前者在承袭时按原爵承袭,后者承袭的时候要比照被承袭者的爵位降一等承袭 。宋朝无世袭罔替的例子 。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宋朝依唐制保留封君食邑 , 自一万户到二百户,共十四等 。食邑数字只是虚衔,唯食实封才可以领取相应的补贴 。实封最多千户,少者百户,每户每月折钱二十五文,随官俸发给 , 可知宋朝的封爵收入颇低 。
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 。其余国公等爵封赐甚滥 。
明清时期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有追封郡王者) , 皇族封爵均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则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 , 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 。由于这种世袭罔替的制度 , 导致后来出现举国一岁之入不能偿宗室岁禄的局面,远支宗亲将军、中尉甚至有故意犯罪入狱求饱者 。另有公、侯、伯三等爵专授功臣,三等爵只能世袭 , 也有终身者 。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两种 。宗室爵主要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 , 奉恩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 。册封嫡子共二级,分别为世子(亲王嫡子)、与长子(郡王嫡子) 。除了清初受封的八大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以及后来的雍正时怡亲王胤祥、同治时恭亲王奕、光绪时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共十二个王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余宗亲世爵只能世袭 。
国君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领导者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 , 人们对君王的称呼有所不同 。比如夏商周时,人们以“后”、“王”、“天子”、“天王”等来称呼君王 。战国时期,“皇”或“帝”成为了人们惯用的对君王的称呼 。等到秦王嬴政吞并六国一统天下时,他觉得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所以称自己为“皇帝” , 开始了秦朝的统治 。自此开始,直到辛亥革命为止 ,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国君一直被称为“皇帝” 。在少数民族中,匈奴称首领被称为“单于”,首领的妻子为“阏氏” 。其余的乌孙称国王为“昆莫”,高车称国王为“侯娄訇勒”,吐蕃称“赞普”,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则称“可汗” , 简称“汗” 。
主席古代的中国没有桌椅,人们通常是席地而坐 。其中先铺上房间那么大小的席子叫“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 。每当古人进屋 , 他们先脱鞋,再走过筵 , 最后坐在席上 。当今广东人经常将“埋位”称为“入席”,便是古代中国席地而坐的遗风 。古时客人入席时有客座,而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的正位被称为主席 。中国人发明了“主席”一词,随后流传到世界各地 。清朝末期留学生又将“主席”一词引回中国 。不过,西方较早有凳子和椅子,他们也没有席地而坐的习俗,把“主席”翻译成外文,便由坐在主家席位 , 译成“椅上人”(Chairman)了 。这也符合外国古代习惯 , 他们古时宴请或开会 , 主持之人坐于高背大椅,其他客人坐于长凳 , 同中国的主席客席吻合 。中国席地而坐历史很长,但真正有椅子 , 最早记载在唐代 。
太上皇“太上皇”的称谓最早源于秦始皇,当年他曾经追尊自己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 , 不过历史上真正最先当上太上皇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 。秦朝末年,楚汉争霸,刘邦在与项羽的较量中最终得胜,西楚霸王项羽最终自刎乌江 。刘邦当上皇帝后,每天都要前去参拜自己的老父亲 。有一天,当他如同往常再去拜访时,只见父亲身穿旧袄,手拿扫帚,对儿子毕恭毕敬 。这让刘邦很是为难,急忙上前搀扶父亲,而父亲却连连后退 。刘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然是您的父亲 , 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是要被杀头的 。我也不想为这事坏了天下的法纪 。”刘邦为此苦恼不已,究竟怎样才能即使自己得到尊重又对父亲不失礼度 。后来,一位大臣得知汉高祖刘邦的烦心事后,便上奏建议刘邦效仿秦始皇,尊称父亲为“太上皇” 。刘邦听后喜出望外 , 马上进行大典 , 封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 。从此皇帝的父被称为“太上皇”,历代一直沿袭下来 。
陛下众所周知 , 古代封建社会的臣子们称皇帝为“陛下” 。“陛下”一词本来是既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 , 以示皇权的崇高 。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今陛下兴义兵 , 诛残贼,平定天下 , 海内为郡县 , 法令由一统 , 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这是古代历史文献中首次提到“陛下” 。随后,它便成为人们对皇帝的直接称呼,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
谥号谥号是古代统治者或者有地位的人士去世后,为了褒善贬恶,朝廷对他们生平给予的称号 。远古的中国早在周朝和春秋时期便广泛实行谥法制度,到了秦始皇他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 。直到西汉时期,谥号制度才得以恢复 。对于谥号的称谓,谥法均有规定 。其大致分为三类:其中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后来,人们为了表示对罪恶滔天的皇帝的憎恨,还提出了恶谥的称谓 。比较典型的是周厉王 。其中“厉”字的含义为杀戮成性、陷害无辜 。谥法制度的要点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其次谥号要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 。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 , 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 。谥号带有评判性,基本上等于盖棺定论 。
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
称字称字是古人幼时的命名,古人每当男女成年即男达到20岁、女达到15岁时便取字,其中字和名在意义上有着相关的联系 。其中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比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又名为屈平,文学家司马迁又叫司马子长,田园诗人陶渊明又名为陶元亮,“诗圣”李白名为李太白,“诗圣”杜甫为杜子美 。唐宋八大文学家中,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