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在编老师需要什么条件 考教师编制考哪些科目比较好

不请自来 。这个问题我着实是很有发言权 。去年应届毕业的时候我没考上,去某一线城市漂了大半年,最后又回来考了一次才考上 。可以说既有失败踩雷经验,也有成功上岸心得 。我是非师范的,一次没考上也算是在意料之中,但还是不甘心,就回来考了第二次 。没啥可说的,干就完事儿了 。
我看好多朋友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去看复习方法 , 这样说实话有点冒险 。再好的方法 , 也得建立在我们能坚持下去的基础上 , 坚持不下去所有努力都是无用功 。招教复习确实比较艰辛,尤其是对我这种非师范的小白来说,除了一门学科知识外,剩下的两门都是从来没接触过的教育专业内容,从零开始,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招教作为选拔性的考试,竞争尤其激烈 , 一分之差可能就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所以心理压力肯定也不会小 。像我,为了考试辞职专心备考,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都沉甸甸的压在身上;有的还是一边上班一边复习 , 更辛苦 , 从早到晚上了一天的班,好不容易可以回家休息,还得爬起来复习 。如果心态不好,复习的时候碰到点不顺利就崩溃,根本坚持不下来 。平常一定要多鼓励自己,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我第一次复习的时候,每天花的时间也很多但就是没有效果 , 觉得丢脸也没有去跟朋友倾诉 , 一直自己憋着,搞得整个人都快抑郁了,最后考试的时候别说不会的了,原本会的题目我都写不出来,真的要不得 。朋友是不会嘲笑你的,只会尽最大力量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你 。心态问题搞好之后,我们才能进入复习的正题 。
【考在编老师需要什么条件 考教师编制考哪些科目比较好】

考在编老师需要什么条件 考教师编制考哪些科目比较好

文章插图
首先第一步,就是根据我们的切身实际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切忌盲目搞跟风 。别人报班我也去报班 , 别人自学我也靠自学,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 别人能达到的效果,即使你用同样的方法也不一定能达到 。如果你自制力不够,控制不住自己,没法完成规定时间的学习,那还不如痛快的报培训班,至少培训班的监督作用还是蛮强的 。但是如果自控力尚可,那就完全没必要去报没什么用的培训班(有钱人除外) 。因为从我考过两次的经验来看,招教考试的重点在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试卷出题形式也大多为客观题,和我们的记忆能力是直接挂钩的 , 记住的知识点越多分数越高 。但记忆力这个东西,除了我们自己谁也帮不上忙 。从我第一次复习报班的经历来看,老师一般只能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之后还是需要我们去背诵讲义或者教材 , 事倍功半,还达不到好的复习效果 。所以我第二次就仔细斟酌了一下 , 选择了专门帮助记忆的边文超级招教课搭配教材来进行复习 。
其次第二步,就是分科目进行复习 。科目考察的内容不同,难度也不同 , 复习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我们地区考察公共基础和教育综合两门 , 一个低难度一个高难度 。大家都考过教师资格证,公基大概就和综合素质的难度差不多 , 所以在这里就简单提几句,重点还是放在教育综合的复习上 。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属于综合性考试,考试大纲里所划分的考察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语文基础与写作等等各个方面 。范围广、内容多 , 短时间内是肯定复习不完的,这也是公共基础比较依靠日常积累的原因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重点 , 首要目标就是分值更大的内容 。像法律、时政、教师职业道德等等 。
复习资料:山香教材 。教材比较有利的一点是,会自己帮我们做好归类总结,比自己摸索整理更有连贯性,逻辑性也更强 。公基的考察范围太大 , 所以在考察的时候没办法深入,大多均为表面和常识性的知识考察 。所以也不需要背诵,。按照考试大纲进行梳理,主抓常见考点、高频考点以及易错易混考点,翻一遍,有个印象,之后再通过刷题加深印象就行 。
《教育综合知识》先把边文超级招教课看完,把基础知识都掌握住之后才能做后续的复习 。边文老师讲课还是挺有趣的,有些比较专业难懂的知识点会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还会用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举例,例如用望梅止渴与望梅生津的区别来区分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等等 。简单又好记,直接就能让知识点在我们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跟着老师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设置的课程进行复习,一边理解一边记忆,老师讲完就能记得住,看完视频课就能直接去做题 , 不需要再花时间背诵具体的知识点~看视频的时候也要及时做笔记,把自己不理解的、老师强调的一些重点,以及老师举过的例子都记下来,像什么饭后睡前之类的小空暇,都能拿出来看一看,走马灯一样过一遍,也是很有好处滴~做题的时候正确率蹭蹭涨 。
看完网课之后再去看教材 。教材也是整个复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步 。因为视频课比较精炼、突出重点 , 所以细枝末节的细小、不常考的知识点就很容易被忽视 。而作为全面囊括所有知识点的教材,就是大家查漏补缺的最佳帮手 。不用看的很详细,因为之前通过视频课已经掌握大概知识点了,可以根据我们记的笔记,有目的、有重点的去看 。我自己用的是山香 , 但市面上的教材种类挺多的,可以随便挑,大概内容都没差别 。看视频课也是再一次巩固的过程 。可以根据教材上的目录顺序,以我们的逻辑加以分析,形成我们自己的一个独特、完整的知识框架 , 后续做题的时候很有帮助 。
至于做题就更没啥说的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就在题海中见真章吧 。建议大家先做基础类的真题,基础类的正确率稳定之后,再去做拔高题 。像易混易错类以及高分突破之类的,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买一些报名地区历年的真题卷,我是在某宝直接搜的我们地区名字+真题卷 。如果嫌麻烦的话,也可以直接做电子版APP的题库 。像粉笔、一起考教师APP,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