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书局」做好人生的收纳法——如何理解“断舍离”和佛教的“贪嗔痴”?

也许是孤陋寡闻 , 前些天刚从网上看到一本书名《断舍离》 , 颇有深意 。

断 , 就是不买不收不需要的东西 。 舍 , 处理掉家里没用的东西 。 离 , 舍弃对物质的迷恋 , 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 , 自由自在的空间 。

《断舍离》一书的作者是位日本女子山下英子 , 其身份美其名曰杂物管理咨询师 , 其实就是家庭主妇 。 断舍离自然指家居生活 , 但往深处看 , 这简单的三个字 , 却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人生收纳法 。 「少林书局」做好人生的收纳法——如何理解“断舍离”和佛教的“贪嗔痴”?

「少林书局」做好人生的收纳法——如何理解“断舍离”和佛教的“贪嗔痴”?「少林书局」做好人生的收纳法——如何理解“断舍离”和佛教的“贪嗔痴”?

「少林书局」做好人生的收纳法——如何理解“断舍离”和佛教的“贪嗔痴”?//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社会发展到今天 , 我们早已告别了物质短缺 , 却常常处于一种什么东西都感到冗杂富余的状态 。 家里的东西多 , 吃穿用度的总是没地方放;工作的事务多 , 不论来回奔波 , 还是对着电脑 , 从早到晚忙个没完;生活的烦恼多 , 孩子要上学 , 老人要瞻养 , 买房还贷 , 晋职加薪 , 想犒劳自己多几趟旅游……我们就像一间屋子 , 不停地往里面加塞物件 , 直至堆得满满当当 , 而自己则像一只被鞭打的陀螺 , 不停地在沿着固定的线路飞来飞去 , 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

「少林书局」做好人生的收纳法——如何理解“断舍离”和佛教的“贪嗔痴”?

「少林书局」做好人生的收纳法——如何理解“断舍离”和佛教的“贪嗔痴”?//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世事纷繁而人生有限 , 我们更需要精确的打理 , 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 断舍离好 , 其根本意义在于做减法 。 有句话叫“上半生做加法 , 下半生做减法” , 当人生进入下半场 , 更需要将断舍离用好 。 断 , 断了一切不实际的念想 , 比如做高官 , 发大财 , 成为社会名流、一方人物等 。 舍 , 舍弃不现实的计划 , 量力而行 , 比如一段时间要干成什么大事 , 一天要完成多少任务等 。 离 , 逐渐使自己从物欲名利的渴求中摆脱出来 , 而专注于精神世界的丰富 , 读书创作 , 琴棋书画等等 , 淡泊明志 , 宁静致远 。

将断舍离用到极致 , 就是只干最少的几件事 。 有名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海伦将在有限的三天时间内 , 完成见朋友、去森林和花园、看日升月落等几件事 。 盖茨、巴菲特等人管理时间的法则 , 就是用80%的精力做20%最重要的事情 。 比如列出25项认为重要的事情 , 然后再从中挑出5项去做 , 其余20项则全部舍弃 。 当许多人埋怨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时 , 这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倒逼法或排除法 。

「少林书局」做好人生的收纳法——如何理解“断舍离”和佛教的“贪嗔痴”?

「少林书局」做好人生的收纳法——如何理解“断舍离”和佛教的“贪嗔痴”?//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其实 , 与日本人提出的“小确幸”一词类似 , “断舍离”这个词同样透射着大智慧 。 比如 , 佛家所说的贪嗔痴 , 与断舍离的对象就有几分类似 , 贪是指贪欲 , 非得到不可;嗔是指得不到就嗔恨、嗔怒;痴是指不明事理 , 不辨是非 。 与此相对照 , 就是要断了贪念 , 舍下心中的恨怒 , 离开痴狂蒙昧的状态 。

而这恰是另一佛家术语戒定慧 , 即专治贪嗔痴的“降魔法”所说的东西 。 心中有戒 , 行有所定 , 臻于智慧 , 这是戒定慧的粗浅解释 , 和断舍离的本质竟是如此相似 。 所以 ,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相对于玄奥无形的佛家文化 , 断舍离是用一种更为世俗化的理念对人生的智慧进行阐释 , 那些具象化的衣物家什 , 完全可以视为我们的身外之物 , 越简单越好 , 不要让它们羁绊了我们的内心 , 那才是我们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