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典型人物书中重点描绘了一群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儒林丑类,从而揭露和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 。
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正面的典型——王冕、杜少卿 。
从周进的哭,范进的笑,王玉辉的笑而后哭,可以看出 , 作者笔锋所指不是某个人,而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因此 , 作者在对人物进行褒贬时 , 他的讽刺总是紧密地围绕着事物的本质问题而显示其分寸 。不同的人物典型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价值 。
1) 典型人物分析
文章插图
1.范进《儒林外史》以生动的语言 , 通过对话、外貌和细节描写,运用夸张、对比等讽刺手法 , 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范进的形象 。
他二十岁开始应考 , 考了三十五年,屡试不中,但依旧热衷于科举 。他不顾戴孝在身,跑到高要县汤知县那儿去打秋风 , 丁忧期间,吃大虾元子,说明他迂腐、虚伪 。身为主考而不知苏轼为何人,说明他没有真才实学,迂腐无能 。范进中举前唯唯诺诺,对胡屠户等人的谩骂逆来顺受,怯懦麻木;中举后,与张静斋官场应对 , 显示了他圆滑世故的一面 。
通过对范进的塑造,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
范进性格分析1)热衷功名:范进穷尽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 , 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 , 却被胡屠户奚落 , 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衷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 。
2)怯懦麻木: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 , 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 , 还说「岳父见教的是」;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 , 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
3)迂腐无能:家里穷得无饭吃 , 范进手足无措,要等母亲「吩咐」,才慌忙出去卖鸡,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东张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证明他平日只埋首读书,缺乏谋生技能;邻居告诉他考中了举人,他以为别人骗他,无奈地请人家不要和他开玩笑,以及他喜极发疯的狼狈相 , 都说明范进迂腐无能 。
4)虚伪奸诈:从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的到来,并赤裸裸地和范进套关系 , 以求日后互相帮助和范进假惺惺的推辞后接受他的东西,再从张乡绅给他的银子里取六两多银子给胡屠户,则可看出范进的虚伪,为不给自己在官场上抹上不敬老丈人的污点而做出的举动,都可看出范进为人的奸诈 。
2.周进周进是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科举难以自拔的人 。周进生活穷愁潦倒 , 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梅玖、王惠)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 。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
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 , 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 。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 。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面 。在这个醉心于科举,而心术并未大坏的读书人身上,更可见出科举制度对士子灵魂的侵蚀之深 。
3.势力(趋炎附势)的世风
中举前,周进生活穷愁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梅玖、王惠)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 。
发迹后,从前瞧不起周进的人态度判若两人 。梅玖冒称是他的学生;他在村塾中写下的对联,被恭恭敬敬地揭下来裱好;辞退了他的薛家集也供奉起他的“长生禄位” 。周进熟识人物态度的转变,除了写尽世态人情之外,更表现了科举制度对各阶层人物的间接影响,是造成污浊世风的根源 。
范进中举前“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其母“已是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 。直至出榜之日,范进还在集上卖鸡,以换取早饭米 。当范进中举后 , 众人口口声声喊着“贵人”“老爷”,送了鸡蛋,酒米来 。甚至张静斋等乡绅送钱送房,甚至有人卖身投靠 。
文章插图
4.人物性格总结范进: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世故
周进:中举前逆来顺受,皓首穷经 , 热衷科举,追求仕途;但秉性忠厚,迂而不恶
严贡生:巧取豪夺,横行乡里,霸道无赖,奸诈卑鄙
严监生:吝啬,胆小怕事胡屠户:嫌贫爱富 , 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
5.杜少卿喜欢:他淡泊功名、傲视权贵 , 装病拒绝应征出仕;慷慨仗义、乐善好施,出资翻修祠堂,赠送银子给鲍廷玺组建戏班、赠与管家银钱以备办丧事 。还资助过杨裁缝、郭孝子等;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携妻游清凉山,反对纳妾 , 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 。
杜少卿身上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作者在杜少卿身上寄寓着自己安贫乐道、恬然自安、鄙弃琐屑世务、追求人格独立的人生理想 。同时,借这一形象列当时读书人一味醉心科举、热衷功名的现象进行了讽刺 。
不喜欢:他不善识人 。正因为他慷慨仗义 。但凡有人求于他,他都倾囊相助,这样也给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机 。不会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财产随意挥霍 , 最后背井离乡,靠卖文墨为生 。
6.马二马二(马静,马纯上)先生善良,能急人之难 , 周济过匡超人,洪憨仙;他热衷举业,不遗余力地宣扬举业,以赤裸裸的功名富贵去诱使匡超人进军举业 。他庸俗、迂腐、游西湖时热情全在湖边的茶楼酒馆,各色小吃 。
7.牛浦牛浦郎,被称为“书中第一等下流人物”,他出身贫寒,首次亮相在甘露寺里读书,也给人刻苦好学之感,但仅为昙花一现 。他好偷成性,一上场就偷诗稿、偷财物 , 后来冒充“牛布衣” , 欺世盗名 。后来跟牛玉圃学会了自吹,向道士大肆吹嘘自己与董瑛的交情,编造了骑驴走暖阁的细节 。他与两位舅爷闹翻,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 置新婚妻子于不顾 , 后来又另娶,冷酷无情 。
文章插图
8.匡超人匡超人从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少年堕落为一个追名逐利,自吹自擂,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是《儒林外史》中蜕变的典型 。马二先生不仅给予他物质上的资助 , 还为其传经授道,成为他进军科举的启蒙老师 。他孝顺,机敏,能干 , 他的刻苦攻读感动了知县,终于踏上了科举之路 。后混迹于杭州的名士圈,在“斗方名士”那里,变得厚颜无耻、自我膨胀 。与潘三的一拍即合,干起了替考等非法勾当 , 他的礼义廉耻之心被彻底埋葬 。他停妻再娶,目无法纪 。薄情寡义,忘恩负义 , 对帮助过他的马二,潘三毫无报恩之心 。
9.王玉辉王玉辉生活清贫 , 但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对“礼”的追求与完善之中,一心想编三部书来影响世人 。他鼓励女儿殉夫,可见其迂腐、残忍,他对礼教的盲目信仰使他和他的家人都成了悲剧人物 。当王三姑娘的神位入主节孝祠,作为父亲的王玉辉却内心隐隐作痛,其后出行在外看到少年穿白的妇人,不禁想起女儿 , “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我们分明看到了这位老父亲人性中最真挚的一面 。这恰恰说明 , 封建礼教的虚名无法平复骨肉分离的亲情之痛,封建礼教虽然可以压抑人性,但它不可能超越人性 。
10.文人雅集①湖州莺脰湖高士集会(娄三娄四公子,杨执中,牛布衣,权勿用,张铁臂,蘧公孙,陈和甫)
②杭州西湖斗方诗会(匡超人,赵雪斋,景兰江)
③南京莫愁湖“定梨园榜”(杜慎卿,季苇萧)
文章插图
11.各类典型人物 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
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
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12.
书中第一事:祭泰伯祠 书中第一人:虞育德 13.四个正面人物 杜少卿:奇士豪杰,洒脱庄绍光:隐士 悠然 (应过征辟,受赐玄武湖)
虞育德:闲淡 寓伟大于平凡中 真儒(自己生活用度紧张,却毫不犹豫地资助他人;在国子监当博士,却与廪生谈论诗赋杂学;开释犯小错的监生;给人看风水)
迟衡山:正,正人君子(是正牌的在野的淳儒,而且是个标准的业余宰相”,他的社会责任感在诸位贤人中最为强烈 。贤人们祭泰伯祠的盛大礼乐活动,虽然以虞博士为首,但首倡、策划和执行的都是迟衡山 。)
14.萧云仙豪杰 , 行侠入仕 , 报效朝廷,劝农,利民,却没得到朝廷的嘉奖,反而核减追赔 。
2) 主要人物分类分析
文章插图
(一)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
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 。二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
周进六十多岁还是个童生,依靠在村子里私塾中教书糊口,以后随姐夫经商记帐 , 在贡院参观时,“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 , 这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是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苦是的?’周进也听不见 , 只管扶着号板哭个不住 。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脖子 。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后来商人们答应为他捐一个监生进?。推铺槲?nbsp;, 趴到地上磕头,表示要变驴变马来报答他们 。
范进也是一个连考二十余次不取的老童生,他是一个从二十岁考到五十四岁才中举,而心理惨遭巨大摧残的典型人物 。他在生活中受尽凌辱 , 他要去考试 , 岳父胡屠户骂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听到中举的消息后,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欢喜得发了疯 。直到挨了胡屠户的耳光之后才清醒过来 。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从此可以升官发财,他怎能不欣喜若狂,以致神经错乱呢 。
点评: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 。它深深的腐蚀着文士的心灵,使一些文人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去了自我 。作者以其悲愤和辛酸的笔触 , 写出了他们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 。
(二)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
如果可怜的读书人一旦考中了进士,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踏入仕途 。而那些原本可怜的读书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会成为贪官污吏 。汤奉和王惠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
汤知县处理偷鸡贼,一是侮辱,用朱笔在他脸上写了‘偷鸡贼’三个字:二是酷刑,取一面枷枷了 , 把他偷的鸡,头向后,尾向前,捆在他头上,枷了出去 。才出得县门,那鸡屁股里喇的一声,屙出一泡稀屎来,从额颅上淌到鼻子上,胡子粘成一片,滴到枷上 。两边看的人多笑 。第二起叫将老师父上来,大骂一顿‘大胆狗奴’,重责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脸和颈子箍得紧紧的 , 只剩的两个眼睛,在县前示众 。天气又热 , 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呜呼死了 。”
南昌太守王惠,也是一个贪官的典型 。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银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守的厉害 , 睡梦里也是怕的 。”
点评:这些官吏就凭借科举得意,升官发财,作威作福;而贪狠、蛮横则成了他们的共同特征 。这就进一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整个封建官吏政治的腐败不堪 。
【儒林外史赵氏人物分析 荀政儒林外史人物分析】(三)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
科举既然成了读书人猎取功名富贵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了文章的正宗 。于是无数的封建文人,孜孜不倦地钻研八股文,其中,最虔诚的八股制艺信徒当属马静和鲁编修了 。
《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马二先生,是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他甚至迷信八股到这样的程度 , 他说:“举业二字 , 是从古及今 , 人人必要做的 。就如孔子在春秋的时候 , 那时用‘扬言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 。……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 。断不讲那‘言寡尤 , 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马二先生是一个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依然以“生员”终身的白丁 , 但他仍执着的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 , 他“劝导”匡超人说:“古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今什么是书?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了 。”
点评:这不仅写出了马二先生之流受害而不自觉,而且也点出了他们不自觉的原因 , 正在于举业是他们能做官的唯一途径,这就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弊端:以腐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不合理性 。
另一个八股迷鲁编修认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 , 要赋就赋 , 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 , 邪魔歪道 。” 鲁编修已达到了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实现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 。但作者写他却是从他在京城清苦得实在混不下去的返乡途中开始的 。他出场后的开场白是:“做穷翰林的人,只望着几回差使 。现今肥美的差,都被别人钻谋去了 。白白坐在京城,赔钱度日 。况且弟年将五十,又无子息,只有一个小女,还不曾许字人家,思量不如告假返舍 , 料理些家务 , 再作道理 。”
点评:作者以如此寒酸之笔来写这位“成功者”,其画外音显然是说,以整个的个人尊严和物质生活享受为代价换来的翰林编修之职 , 除了徒有虚名外 ,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
(四)正面典型——王
文章插图
冕、杜少卿《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 。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王冕和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作者在第一回中塑造了元末诗人王冕的形象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并作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标准 。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相与 。
点评:作者通过他的嘴 , 抨击了科举制度 , “这个法却定得不好 , 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 。”在作者看来 , 文士们只有像王冕那样讲求“文行出处”,才能免于“功名富贵”的牢笼,堪称“品地最上一层 。”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批判意义的 。
正面人物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 , 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在他身上蔑视科举的思想尤为突出 。他说“这学里的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 。”这对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嘲讽,也是批判 。杜少卿轻视礼教,反对歧视妇女,反对纳妾,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他仗义疏财,平等爱人 , 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
点评:杜少卿敢于怀疑权威 , 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者朱熹提出大胆的挑战 。他说“朱文公解经,自是一说,也是要后人与诸儒参看 。而今丢了诸儒 , 只依朱注,这是后人固陋,与朱子不相干 。”这其实是对钦定的理论标准“朱注”的否定,也是对朱熹这一权威的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