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佛教的第八识
【怎样理解佛教的第八识】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现在很多人都信仰佛教,因为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 其中佛教有八识 , 那么怎样理解佛教的第八识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

文章插图
2、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 。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 , 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 , 此五识,通称“前五识” 。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 。
3、前五识 , 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 , 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 。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 。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
4、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
5、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 。略称赖耶、梨耶 。旧译作无没识 , 新译作藏识 。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 。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 。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 。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
6、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轮回本源,“由一切种识 , 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 。“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 。
7、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 , 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 , 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 , 为“中有”(孤魂野鬼) 。“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 。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 。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
以上就是关于理解佛教的第八识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通过阅读完以上文章后对于佛教的第八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兴趣去的也可以了解以上文章的 。
- 泰国佛教和中国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 佛教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 宝仕龙吊顶怎样
- 屏风柜怎样摆放旺财
- 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 摩托车驾照怎样办理
- 天秤座运势2019年运势怎样
- 婚姻法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 怎样去黑头?
- 漱口水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