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端午节都有哪些别称?端午节别称由来介绍

【端午节|端午节都有哪些别称?端午节别称由来介绍】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法定节假日之一 , 你知道吗?端午节其实还有很多别称?这些别称又是怎么来的呢?一起来看看 。
端午节|端午节都有哪些别称?端午节别称由来介绍
文章图片
端午节别称的由来
天中节
因端午节恰在夏至前后 ,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 太阳在天空位置是一年里最当中的一天 , 故名 。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 , 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 , 达到最高点 , 午时尤然 。
重午节
上古干支纪元法 , 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 , 纪元通用天干地支 。 最初端午为干支历的午月午日 , 正月建寅 , 第五个月即为午月 , 午月午日谓之重午 。 到了汉代时 , 由于南北统一 , 历法变动 , 朝廷为了方便过节 , 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五日 。
龙舟节
龙舟竞渡最早是古代南方吴越先民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 , 南方先民使用舟船普遍 , 往往在舟船画上龙图形作为部族的图腾或保护神 。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 故又称龙舟节 。
当五汛
在我国上海部分农村 , 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 , 如奉贤、南汇等地区 , 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 亦有个别地区称为五月当午 。
龙节
上古先民在端午进行祭龙 , 端午节在当时其实是龙的节日 。 仲夏端午飞龙在天 , 苍龙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悬正南中天 , 龙气(阳气)旺盛 。 《易经·乾卦》爻辞中所言的龙 , 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