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看见孩子,你说的第一句不要是这类话,因为它最具隐性杀伤力

草丁生活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下班回家看见孩子 , 你说的第一句不要是这类话 , 因为它最具隐性杀伤力

下班回家看见孩子,你说的第一句不要是这类话,因为它最具隐性杀伤力

----下班回家看见孩子 , 你说的第一句不要是这类话 , 因为它最具隐性杀伤力//----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您阅读的是本公众号编撰的第 1046 篇文章

网上看到一段关于父母下班到家后与孩子对话的文字 , 能给家长们带来启发:

孩子爸爸下了班 , 在门口换鞋子的时候 , 眼光顺势朝儿子一瞄 , 正要开口说什么 , 儿子笑了 , 快速地说: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 ”

孩子爸愣了下 , 问:

“啊?什么?”

儿子煞有介事地回答:

“你打算问我 , 作业写了吗?架子鼓练了吗?”

孩子爸尬笑着挠了挠脑袋 , 一家人都乐了 。

这个小场景很有趣 。 不少父母下了班 , 跟孩子说的第一句话都是这类话 。 他们心里想的是 , 通过这种询问表达对孩子的关心 , 以及给孩子敲敲边鼓 , 不让孩子有任何懈怠 。

可惜他们错了 。

第一 , 这样说孩子收不到关心 。 孩子心里只会想:你一整天没见到我 , 为什么最关心的 , 却是我的作业 , 而不是我呢?

是的 , 对孩子而言 , 任何隐晦的表达爱的方式 , 他们都是听不明白的 。

第二 , 这样说无法真正督促孩子 。

面对询问 , 一个早已养成学习习惯的孩子心里想的是:作业是我自己的事 , 写没写完作业是我最该担心的 。 你这么问不是废话吗?

面对询问 , 一个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心里想的是:作业是我爸妈的事 , 他们要比我担心这个事 。 他们又问作业了 , 好 , 那为了他们我还是赶紧学个习 , 做个作业吧……

稍微清醒的家长都知道 , 这样的孩子是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主动的学习动力的 。

一位妈妈讲了自己跟孩子的交流 , 尤其是她观察之后的做法 , 值得学习:

前几天 , 儿子放学一反常态 , 没喊饿、找吃的 , 也没写作业 , 却是独自跑到房间 , 闷声摆弄一个玩具摆弄了半天 。

我本想去提醒:怎么回来这么半天了 , 还不写作业呢?

想了想 , 忍住了 。

我走进他房间 , 摸了摸他的脑袋 , 问:

“今天在学校里过得怎么样?”

哪知儿子没回答 。 我一低头 , 发现他情绪不对 , 眼眶湿湿的 。

我揽过他 , 上下抚摸他的背 。 感觉到小家伙的后背由僵硬变得柔软 , 揣摩着他应该是愿意说了 , 于是问:

“你看着挺难过的 , 愿意跟妈妈说说怎么了吗?”

小家伙这才开口了 。

原来是跟一个要好的朋友玩 , 打闹的过程中儿子的一只心爱的笔被弄坏了 。 儿子很生气 , 打了对方一拳 。 对方被打了也很生气 , 结果就是俩人莫名其妙扭作一团 。 还是老师去了才把俩人分开 。

了解了事情的缘由后 , 我不担心了 。

我相信他能自己处理好这一次的冲突 , 便没急着给任何的建议 , 或者做任何的引导 , 就那样静静地听他说 。

终于 , 他整个人平静了下来 , 转过头冲我笑:

“我知道 , 他不是故意弄坏我东西的 。 明天我再去买一只一模一样的那个笔 。 ”

说完 , 掏出本子写起了作业 。

关心孩子的学习 , 这件事不是不好 , 表达关心是有技巧的 。

儿子身上的这件小事 , 让我想到蜗牛 。 它爬得很慢 , 很慢 。 每当它觉察到外界敌意 , 都会停下来 , 紧绷身体 , 停止行进 。 如若还觉得不安 , 他们会干脆缩回到壳里 。

小猫小狗也是如此 。 当感觉到危险 , 或者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 , 小猫会立刻停止嬉闹 , 直直地竖起尾巴 , 喉咙里还会发出充满敌意的呼噜声 。

不止小动物 , 孩子也如此 。

当外界有危险 , 有紧张 , 有不安全因素 , 他无法放心地去探索世界 。 他的脑袋里被情绪占满的时候 , 他是焦躁不安的 , 不快乐的;他的心理环境是不舒适的 。 所以 , 他没办法像往常一样安心写作业 。

学习是个复杂的探索过程 。 它需要我们在一个安全的、不紧张的、放松的、愉悦的环境下 , 才可以慢慢地伸出触角 , 接触新知识 。 所以 , 当孩子有很多的不安全感的时候 , 学习就会低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