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过去的不完美当做新年的推动力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 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勇气面对自己一年前制定的新年计划 。 这里的计划 , 并不特指那种呈现在纸上或电脑文档上的东西 , 只要我们在跨入新的一年后 , 对今后的日子有了期待 , 就算得上是一项新年计划 。

每个人的期待不尽相同 , 但有一些经历却是相似的 , 那就是一年到头后 , 年初的期待往往很难全部实现 。 与年初钟声敲响之际时的雄心勃勃形成鲜明对比的 , 是临近年关时的意兴阑珊与疲惫不堪 。

尽管我们的每一个新年都在这样一个美好心愿下开启——经过自己一整年的努力和付出 , 能够达到甚至超预期实现自己的新年计划 。 然而 , 现实往往以一种让人失望的方式收场 。 在年复一年的失望后 , 我们连想要燃起那份期待的火苗可能也变得很难 。

我们总是追求完美 , 打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让我们追求完美 , 答对卷子上的每一个空格 , 向一百分靠近 。 这种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 , 他认为 , 幸福的特征之一就是完善(complete) , 一种别无所求的状态 。

无所求的状态下 , 我们没有了焦虑 , 没有了畏惧 , 没有了无力感……想想都觉得美好 , 但越是憧憬这种完美状态 , 现实的不完美就会愈发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无力感 。

如果我们从忙乱中抽身出来 , 对人生做一番简单的审视 , 会发现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真正“完善”的状态 , 除非我们处于两类状态下的某一种——胎儿或逝者 。

把过去的不完美当做新年的推动力

----把过去的不完美当做新年的推动力//----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胎儿有一个母体呵护着 , 既提供了温暖的住所 , 又会源源不断地输入养料 。 同时 , 由于它的意识尚未开启 , 所以处于一种混沌状态 , 没有饥寒之忧 , 也没有欲望和焦虑 。

逝者不再需要外在的能量输入 , 对于饥寒失去了感知 , 意识完全消失 。 面对外在环境时 , 不再有期待 , 也不再有任何主动性 , 处于一种熵态 。

除此两种极端下的整个人生 , 因为我们有自我意识 , 因为我们面对外在环境时拥有自己的主动性 , 所以 , 注定无法达到别无所求的状态 。 只要对生活怀有期待 , 不完美就存在 。 我们要对抗饥寒的状态 , 要为自己的期待而努力 。 也正是因为我们心怀期待 , 因为现实还有诸多的不完美 , 我们才有了改变自己的动力 。

美国系统科学家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 , 用“愿景”来表示我们期待的、想要而暂时未能达到的场景 。 他认为 , 愿景和现实之间就像被一根橡皮筋拴起来一样 , 两者的差距会让这根橡皮筋产生张力 , 而张力天然会寻求释放 , 即缩小两端的距离 。

因此 , 现实的不完美 , 愿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 就成为了拉动我们不断向前的最好动力 , 彼得·圣吉称之为“创造性张力” 。

当然 , 现实和愿景之间的距离 , 也会引发我们的焦虑和无力感 。 当自己的年龄不断增长 , 而期待中的生活却并未出现的时候 , 我们会感到焦虑与无力 。 当新的一年到来 , 却发现去年的计划大多没有如期完成的时候 , 焦虑与无力感也会袭来 。

把过去的不完美当做新年的推动力

----把过去的不完美当做新年的推动力//----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这种情绪也会创造一种反向张力——情绪张力——它寻求释放的方式与创造性张力恰恰相反 , 它是带动愿景走向现实 , 即我们为了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 会有很多自欺欺人的行为 , 诸如降低自己的预期 , 对未来不再抱有期望 , 在浑噩的现实中得过且过……通过这样的方式 , 我们企图获得情绪上的舒适感 。

但是 , 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望和憧憬并不会真正消失 。 这也使得这种情绪张力的释放只能是短暂和表面的 , 它们或许可以缓解表面症状 , 但是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 而且 , 如果过度依赖这种方式 , 还会减缓我们靠近真实愿景的速度 , 最终反而会加剧焦虑和无力感 。

人生中的不如意和失望 , 并不在于客观现实 , 而在于我们看待人生的视角 。 我们总是想要在动态的人生中追求一种静态的完美 , 这种与人生本质相悖的追求 , 导致了我们的不满与失望 。 让我们将现实当做自己的敌人 , 当做亟待消除的错误和失败 。

我们一方面渴望着未来 , 将其想得完美无瑕 , 一方面又极度想逃离现实 , 把现实看得晦暗至极 。 但事实却是 , 每一个我们讨厌的现实 , 都是过去的自己曾经憧憬过的未来 。

如果用动态视角来看待人生 , 我们会发现 , 不完美是一种必然 , 也是一种必要 。 其必然性在于 , 只要我们不是处于母体和坟墓这两个极端 , 就一定对生活抱有某种期待 , 而期待就是区分开愿景和现实的原动力 , 也是创造性张力产生的前提 。 正是因为创造性张力的存在 , 我们才被拉着不断向前 , 一步步超越昨天的自己 , 一点点成长为一个崭新的自己 , 这就是不完美的必要性 。

所以 , 我们要将现实看做我们的盟友 , 将愿景视为一种召唤 。 如果用动态视角来看待人生 , 愿景不过是一块块路标 , 而现实则是一级级台阶 , 它们串联起来 , 构筑成我们的成长之路 。

彼得·圣吉在书中写到了NBA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传奇中锋比尔·拉塞尔(Bill Russell)的故事 。 拉塞尔在职业生涯期间 , 一直坚持着一个习惯:每场比赛结束后 , 他都会从1到100分之间给自己打一个分数 。 而整个职业生涯期间 , 他的自我评分从未超过65分 。

若以追求“尽善尽美”的静态视角来看 , 拉塞尔算得上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 至少他可以给自己“徇私舞弊”一次 , 给一个满分 , 或者更高的分数 。 但是 , 在超过1200场球赛中 , 他从未实现“完美” 。

而正是这样一个始终不完美的“失败者” , 带领凯尔特人创下了NBA史上空前的八连冠(1959-1966) , 前后总共获得11次总冠军 。 他本人也是著名的篮板王 , 在迈克尔·乔丹加入NBA之前 , 被很多球评广泛认为是NBA历史上最好的球员 。

正视不完美 , 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拉动力 , 这样的心态让拉塞尔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他没有将人生看成是一个确定的、待实现的目标 , 相反 , 他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自我超越 , 是一项终身修炼之旅 。

把过去的不完美当做新年的推动力

----把过去的不完美当做新年的推动力//----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人生是一场长跑 , 这首先要求我们不能以一时成败来断定自己和他人 , 其次则要求我们能够看到累进的力量 , 选择了接受现实的不完美 , 也就选择踏上了一级新台阶 , 离我们期待中的愿景更近一步 。 如果只是被情绪张力操控 , 选择否认不完美 , 逃避过去和现实 , 那我们就会永远停在原地 , 并且陷于持续的痛苦中 。

所以 , 勇敢地面对去年的那份也许完成得很糟糕的新年规划吧!只是 , 这一次 , 我们的内心会更释然一些 。 因为我们改善了自己与现实的关系 , 我们能够重新看待现实的不完美 , 并且懂得利用这种不完美来促进自己 。 我们相信 , 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创造性张力 , 会拉动我们不断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