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女,没工作没恋爱,有抑郁症”:谁能赔我这一生?

“27岁,女,没工作没恋爱,有抑郁症”:谁能赔我这一生?

----“27岁 , 女 , 没工作没恋爱 , 有抑郁症”:谁能赔我这一生?//----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01 父母的情绪里 , 藏着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

“27岁,女,没工作没恋爱,有抑郁症”:谁能赔我这一生?

----“27岁 , 女 , 没工作没恋爱 , 有抑郁症”:谁能赔我这一生?//----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 , 让我很气愤:

在广东罗定某小区的一个电梯里 , 妈妈对孩子进行暴打 。 一边责骂 , 一边左右开弓 , 甚至上脚踹 , 看得令人心惊 。

暴打一直持续到电梯外 , 孩子的表现很沉默 , 既不大哭求饶 , 也不反抗 , 麻木承受的样子 , 一看就是经常被打 。

这个妈妈打孩子的理由是什么呢?

竟然只是因为孩子中午再同学家玩 , 没回家吃饭 。

想想我就脖子一凉 , 我小时候经常去同学家玩 , 有时也在人家那吃饭 , 那我是不是就被打死了?

父母给孩子的应该是保护的雨伞 , 而不是声色俱厉、拳打脚踢的威胁 。

可怕的是 ,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 , 调查显示 , 儿童暴力问题在我国非常普遍 , 高达74.8%的儿童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 。

02 是什么原因 , 让父母一再虐打孩子 。
  • 生活压力

成人的生活压力很大 , 面临着残酷社会竞争的他们 , 对生活产生更多的焦虑和压抑 。

发泄口就成了无辜的孩子 。

深圳有一个女孩的例子 , 也是上了新闻 。

常常女孩还在桌上写作业 , 妈妈就会突然把她推倒 , 拿凳子砸 , 拿衣架打 。

吃饭时也是 , 无缘无故的耳光突然就会降临 。

  • 夫妻关系不和

夫妻关系直接影响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

夫妻吵架时 , 孩子可能会被无辜殃及 , 成为出气筒 。

就像小时候 , 我妈也曾痛恨又伤心地一边打我 , 一边说 , 要不是为了你 , 我一刻和你爸也过不下去 。

“27岁,女,没工作没恋爱,有抑郁症”:谁能赔我这一生?

----“27岁 , 女 , 没工作没恋爱 , 有抑郁症”:谁能赔我这一生?//----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 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成龙成凤 , 孩子小时候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 我们的面子都靠你挣啦 , 你要给我们争气 。

有些家长 , 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 就会很烦躁 , 想要指责和暴打孩子 。

四川成都有一个男孩 , 因为顽皮不听话 , 在8小时内被父亲不计其数地暴打 , 扯住头发 , 从阳台一边拖到另一边 , 甚至被父亲把头往墙上撞 。

孩子被打得刺目惊心 , 背上、腿上、脸上 , 淤青不计其数 。

家长以为这只是对孩子的教育 , 但家庭暴力下成长的孩子 , 很有可能也会有暴力倾向 , 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 就会想到暴力 。

很多孩子就算长大了没有暴力倾向 , 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会远高于其他人 。

03

知乎有个匿名回答 , 让人感慨 。

女孩爸爸对女孩要求很严格 , 从小不听话就打 。

初二一次期末考 , 女孩考了第十名 , 数学没考好 , 她爸当时就把她甩在地上 , 打耳光 , 教训了一下午 , 脸都打肿了 , 就为让她记住这次教训 。

后来高中物理有次没考好 , 但是也有85分 , 女孩手指直接被踢断两根 , 耳光打到耳垂出血 , 第二天上课 , 女孩子说一辈子也忘不了 , 伤口发炎 , 血流在书上的画面 。

后来女孩心理有了阴影 , 再加上叛逆 , 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 高中读了五年才考上大学 。

考上大学以后 , 女孩不愿意回去 , 她一回到家就想起父亲家暴的情境 , 回家就不开心 。

她变得非常自卑 , 但怕被别人发现 , 她又用极度自信掩饰自己的自卑 。

她性格很古怪 , 有时敏感 , 突然发很大的火 , 让旁边的室友不知所措;

有时又胆小懦弱 , 遇到不公平对待又不敢反抗 。

直到27岁 , 她不敢交朋友 , 不敢谈恋爱 , 后来和身边人越来越隔阂 , 情绪积压 , 患上了抑郁症 。

“27岁,女,没工作没恋爱,有抑郁症”:谁能赔我这一生?

----“27岁 , 女 , 没工作没恋爱 , 有抑郁症”:谁能赔我这一生?//----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很多父母信奉一句老话 , 叫“棍棒底下出孝子” 。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缄默效应 , 是指对待弱者如果使用暴力强迫 , 只会导致被暴力者的沉默 。

当父母对孩子使用暴力 , 这份爱也就变质了 , 你与孩子的关系就变成了强者对弱者的施暴 。

有一部纪录片里 , 心理咨询师李老师说过一句话:

“我们开车要拿驾照 , 我们心理咨询师执业也要拿心理咨询师证 , 而我们做父母 , 这个要做一辈子的角色 , 我们一生做得最长的一个角色 , 反而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做了” 。

没有考证 , 却轻易成为父母的我们 , 很多时候是在以我们的喜好和标准养育孩子 , 对孩子有着他们是我们的私人物品的感觉 。

因此有时出手教训才会失了分寸 。

孩子并不是不能打骂 ,

只是打骂要适当 , 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情绪的出气筒 。

想要了解更多专业、好玩、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 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 , 【泛心理】专注为您推送心理学精选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