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心理教授:没有“笨”孩子,培养“多元智能”是关键

文/黎庶

一次我在咨询的过程中 , 一位妈妈当着孩子的面跟我抱怨说 , 孩子很笨 , 没有学习动力 。 同时她也不停的夸赞男孩的妹妹很聪明 , 学习根本就不用她操心 。

而这个被妈妈说的“笨孩子” , 我在跟他聊的过程中发现 , 他根本就不笨 , 他很有自己主见 。 他之所以在学习上表现得“笨拙” , 是因为他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了他喜欢的体育 。

妈妈经常当着别人的面对孩子施加语言暴力 , 孩子不是那么自信 , 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 长期会养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


美国哈佛心理教授:没有“笨”孩子,培养“多元智能”是关键

----美国哈佛心理教授:没有“笨”孩子 , 培养“多元智能”是关键//----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在升学压力下 , 很多妈妈对于孩子的评价都是以成绩论成败 。 孩子只要成绩不好 , 就是笨孩子 , 只要成绩好 , 就是聪明孩子 。

但是仔细观察 , 你会发现 , 那些在学习中的“笨孩子” , 遇到他感兴趣的事就变得特别专注 , 特别聪明 。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 他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 , 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 。

意思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个性不同 , 心理与智力水平上各有风格和强项 , 没有聪明孩子 , 更没有笨孩子 。

01

不要从单一方面评价孩子的智能

小豆豆 , 每当他考完试 , 父母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考得怎么样?”

如果考得好 , 父母就特别高兴 , 一边表扬孩子 , 一边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如果考得不好 , 父母的脸色立马变了 , 上一秒还晴空万里 , 突然就狂暴雨 。 接蹱而来的是喋喋不休的唠叨和训斥 。


美国哈佛心理教授:没有“笨”孩子,培养“多元智能”是关键

----美国哈佛心理教授:没有“笨”孩子 , 培养“多元智能”是关键//----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导致的后果是孩子每次考试的时候过度紧张 , 老师认为孩子平时上课听得认真 , 作业也完成很好 , 但是一考试就不好了 。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 一次考试只是人生长跑的一个阶段 , 一次没考好还有下次 。 其实在孩子成绩考的不好的时候 , 父母只要告诉他:尽力就好了 。 走近孩子的世界 ,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 。

在伊莎的《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中说:“孩子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 , 他们在心理与智力水平上有着各自的风格与强项 , 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者的有效教育下得到充分发展 。 我们在看孩子聪明时应该认识到 , 不存在一个孩子有多聪明的问题 , 而只有一个孩子在哪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 ”

一位父母或者一位老师觉得孩子不聪明 , 其实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忽视 。

中国有句俗语:“三百六十行 , 行行出状元 。 ”言下之意是:人的能力是各有各的优势 。

丁俊辉台球打得好 , 朗朗是个钢琴天才 , 郭德纲相声说得好······

“多无智能理论”告诉我们:父母不要单一的从成绩方面评价孩子聪不聪明 , 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优点和弱点 , 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合孩子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 让所谓的“笨孩子”也变成“聪明孩子” 。

02

“多元智能理论”包括八个智能

加纳德说:“多元智能中的八项能力从生命的开始就已经存在 , 只是每个人在八大智能上的强弱会有所不同 , 而八大智能的每种能力的组合也不一样 。 ”

如 , 有的人在语言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上特别有天赋 , 也有的人在人际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方面尤为突出 。

美国哈佛心理教授:没有“笨”孩子,培养“多元智能”是关键

----美国哈佛心理教授:没有“笨”孩子 , 培养“多元智能”是关键//----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数学——逻辑智能

数学能力是包括了解自然界的各种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 , 并通过利用这些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改造自然 。

如 , 2岁半左右是孩子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 能掌握初级的数概念 , 如知道一个皮球或一个苹果等 。


◆视觉——空间智能

指孩子对色彩、线条、形状、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 , 这些想法都会呈现于脑海 , 及在空间找出方向的能力 。

如 , 1-2岁宝宝就能够熟练地爬行 , 蹒跚学步 , 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 。 父母可以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爬行和学步的环境 , 以便更能帮助宝宝明确认识空间的意识 。


◆肢体——动作智能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 , 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 , 这项智能就是肢体—动作智能 。 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 , 如平衡、协调、力量和速度等能力 。


如 , 鼓励孩子进行垫上体操活动 , 诸如翻筋斗、跳跃、拉撑、走平衡木等等简单且基本的全身性大动作 , 藉此来使用肢体、认识肢体 。 养成孩子独立动作的习惯;在安全的前提下 , 尽量让孩子自行独立动作 , 能走则尽量不要成人背、能自己做的事则尽量不要旁人代劳 。


◆音乐智能

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 , 应该是越早越好 。 这里说的“早”不是说一开始就非要孩子学弹琴、学声乐什么的 , 而是给他一个音乐的环境 , 因为音乐智能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 需要的是熏陶 。

如 , 0-2岁是培养宝宝对音乐感知力和领悟力 。 尤其是让孩子多听优美的音乐 , 可以从中观察到他是不是有音乐方面的天赋 , 是否对音乐表现出敏感性、极易被音乐所吸引 。 如在宝宝哭闹不止时 , 听一段优美的乐曲 , 他会停止哭闹 , 注意力会转移到音乐上 , 所以孩子哭闹别焦急 , 放点音乐 , 也许他的音乐天赋等着你开发呢 。


◆ 内省智能

加德纳教授认为 , 内省智能是超越生存本能的一种智能 , 也是多元智能的8项潜能中最晚发展成熟的能力 。 因为 , 内省智能是在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能力 。 但爸爸妈妈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预见性地针对宝宝的内省智能有意进行培养和引导 。


如 , 3岁左右也是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 。 爸爸妈妈在宝宝这个年龄要为他我安排一些和同龄孩子相处的机会 , 让他学会了解自己的感觉 , 对人对事的感觉 。 同时 , 还可以要宝宝和你一起完成某项工作 , 如一起打扫房间 , 整理客厅 , 别总是担心孩子干不好 , 不让他干 。


◆交流智能

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 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

0-3岁是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的重要机会 。 如带宝宝到公园、动物园等走走 。 这时宝宝会对动物进行模仿 , 如学动物的声音、动作 , 和它们做朋友 。


◆语言智能

每个孩子都有其发展的生理时钟 , 所以语言智能的发展并非有一定绝对时间 , 早或晚都有可能是正常的 , 父母只要仔细地观察孩子 , 为孩子提供一个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 。


如 , 4岁左右的孩子 , 开始会对文字产生极大的兴趣(有些孩子会更早一些) 。 这时 , 父母可以教孩子进行阅读 。 不要让孩子学一些对他无意义、不了解的字 。 要是将文字与他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口头语言相连结 。 父母可以说故事给孩子听、帮助他读懂文字和句子的意义 , 尽量让孩子不看图而靠语言来听懂故事 , 并且带他认识文字的形状 , 可以进行指读 。


03

培养孩子的“多元智力理论”黄金期需和孩子的成长敏感期相结合


要培养孩子的“多元智力”需要结合孩子成长的敏感期 。 孩子在0-6岁时 , 是多元智能发展的最关键期 。

抓住孩子成长关键点和敏感期 , 就像种庄稼 , 须合时宜 。


妈妈群里有个妈妈说 , 她女儿三岁多的时候 , 在幼儿园小班 , 英语老师布置的绘本英语阅读 , 每月跟读一本 , 有些孩子都能背下来 , 自己孩子就很困难 。

她便逼孩子读 , 没想到越逼孩子越读不下来 , 经常弃书而逃了 。 最后在她的逼迫下 , 孩子压根就不开口读了 。 她当时就焦虑了 。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来源于盲目比较 , 不了解孩子的成长敏感期 。


美国哈佛心理教授:没有“笨”孩子,培养“多元智能”是关键

----美国哈佛心理教授:没有“笨”孩子 , 培养“多元智能”是关键//----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孩子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

3 岁—4 岁

◆追求完美

从要求食物完整发展到了对所使用的用具、事物完美的追求 。 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 。

◆剪、贴、涂

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 比如剪刀、胶棒、画笔等 。

◆藏、占有欲

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 。 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 , 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

◆逻辑思维

不断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追问“为什么” 。

◆延续秩序

从具体的生活秩序延伸到了心理秩序 。

◆人际关系

一对一的和朋友交换食物或玩具 。

这一阶段孩子会出现比较执拗 , 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 , 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 , 儿童就会闹、焦虑 , 表现出不可逆性 。 他们喜欢把物体垒高 , 然后推倒 , 再重垒 , 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 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 , 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 可以用长一点的句子表达的自己的意思 , 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 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 , 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 。 成人反应越强烈 , 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

4岁—5岁

◆数学概念

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兴趣 。 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 , 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 。

◆身份确认

开始崇拜某一偶像 , 积累未来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 比如很多这个年龄阶段的女孩子喜欢艾莎公主 , 男孩子喜欢奥特曼 。

◆性别

对性别以及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基本来自于观察 , 如同认识眼、鼻、口一样 , 态度很客观 。

◆符号

孩子对识字、拼读、认识符号等感兴趣 。

出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 。 这是儿童安全感最早的来源 。 不仅开始表达感情 , 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 。 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 。 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 , 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并开始相互依恋 。 最早要和父母结婚 , 之后会“爱上”一个伙伴 。 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 。 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

敏感期:5岁-6岁

◆书写

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 。 这个阶段就可以进行书写练习 , 写一些简单的字和拼音字母 , 数字 。

◆数学逻辑

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 比如 , 大小 , 多少 , 加减 , 20以内的基本加减就可以学习了 。

◆社会性兴趣

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 , 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 , 形成合作意识 。

动植物、实验、收集 , 开始好奇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 如《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儿童动植物百科》等 , 或者要求去自然馆或者动物园 。

◆延续交往的敏感期

结束一对一的交往 , 进行三四人一组的交往 。

总结:当然 ,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并不相同 ,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细心观察 , 以尊重孩子为前题 ,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 , 勇敢尝试 。

孙瑞雪老师说:“敏感期有一个特点 , 就是它不是靠有意的促进和引导而来 , 它是不期而至的 。 而成人的忽视、强制则使儿童敏感期消解、打破和推迟 。 强制性的介入不但侵占了儿童每个敏感期的独特发展时机 , 还会使儿童对强制灌输的内容产生恐惧 。 ”

因此 , 每个孩子的花期不一样 。 静待花开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 放下恐惧和焦虑 , 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 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 , 也不要批评指责 。 静下心来倾听 , 看孩子需要什么帮助 。


参考资料: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作者: 伊莎

《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孙瑞雪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