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你的人生慌乱不堪,根源就是得失之心太重!醍醐灌顶

王阳明:你的人生慌乱不堪,根源就是得失之心太重!醍醐灌顶

----王阳明:你的人生慌乱不堪 , 根源就是得失之心太重!醍醐灌顶//----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导 语

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 , 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 , 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 。

王阳明说 , 人为了生存 , 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 , 诸如金钱、名利、地位 。 不过 , 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 , 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 。

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 , 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

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 , 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 , 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 。

因此 , 王阳明心学不仅是我们身心修行的法宝 , 还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

1、最靠谱的修炼是做事

人须在事上磨 , 方立得住 , 方能“静亦定 , 动亦定” 。

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 , 才能立足沉稳 , 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 , 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

王阳明告诉我们 , 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 。

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 , 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

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 , 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 。 而这 , 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

王阳明:你的人生慌乱不堪,根源就是得失之心太重!醍醐灌顶

----王阳明:你的人生慌乱不堪 , 根源就是得失之心太重!醍醐灌顶//----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2、私欲乃人生之大患 , 求之不得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 , 一毫不存 , 方是 。 有一毫在 , 则众恶相引而来 。

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 , 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 。 有一点私欲存在 , 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

如果留存一点私欲 , 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 , 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 。 所以克己修身 , 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

3、工作生活慌乱不堪 , 皆因得失之心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 , 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 , 皆是牵于毁誉得丧 , 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

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 , 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 , 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 , 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 。

得失之心太重 , 只想要好的结果 , 恐惧得到坏的结果 , 会蒙蔽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 。

起伏得失本是常态 , 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

4、越是艰难处 , 越是修心时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 若只好静 , 遇事便乱 , 终无长进 。 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 , 而实放溺也 。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 , 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 。 若只爱静 , 遇事就会慌乱 , 始终不会有进步 。 那静时的功夫 , 表面看是收敛 , 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 事情是要面对的 , 人是要在事上磨的 , 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

5、物欲横流 , 蒙蔽心性

若无有物欲牵弊 , 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 , 即无不是道 。 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 , 不能循得良知 。

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 , 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 , 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 。 然而 , 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 , 不能遵从良知 。

被蒙蔽的心 , 如蒙蔽二字的含义 , 是阴暗而糊涂的 , 就算得到再多 , 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 , 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

6、人人皆为圣人 , 衣食住行就是神通

要善恶分明 , 更要爱恨分明 。

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 , 恶恶如恶恶臭 , 便是圣人 。

人只要喜好善行如同喜爱美色 , 憎恶恶行如同讨厌恶臭 , 他就是圣人了 。

王阳明告诉我们 , 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 , 就是知道善恶 , 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 。 这就是大道至简 。

7、心正气顺 , 真正的涵养 , 不迁怒 , 不贰过 。

心正就是少发怒 。

凡人忿懥 , 着了一分意思 , 便怒得过当 , 非廓然大公之体了 。 故有所忿懥 , 便不得其正也 。

一个人在忿怒时 , 较容易感情用事 , 有时会怒得过分 , 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 。 因此 , 有所忿怒 , 心就不能中正 。 易怒、爱怒、暴怒 , 那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 。

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气 , 则正是矫正涵养之路 。

8、所有的问题 , 都是自身映照 , 都是自己的问题

这个世界没有对不起你 。

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 , 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 。 如若不厌外物 , 复于静处涵养 , 却好 。

你如果是以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寻求 , 相反只会养成骄横怠惰的恶习 。 你若不厌弃外物 , 再到静处去涵养 , 这样就是可以了 。

一切都是你心的问题 , 你以为你是被辜负 , 其实不过是你的私心私欲没被满足、顺从和将就罢了 。 所以 , 摆正心态是第一步 。

9、好好吃饭 , 就是修行

今人于吃饭时 , 虽然一事在前 , 其心常役役不宁 , 只缘此心忙惯了 , 所以收摄不住 。

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 , 即使无事 , 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 , 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 , 所以收摄不住 。

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 , 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 , 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 , 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 。 这些 , 正是收摄心思 , 正是修行炼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