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孤独一定要慢

与孤独相处的时候 , 可以多一点思维的空间 , 生命的过程会不会更细腻一点?

——蒋勋

禅宗有一则有趣的故事 。

小徒弟整天跟老师父说:“我心不安 , 我心不安 。 ”

他觉得心好慌 , 上课没有心上课 , 做功课没有心做功课 , 问老师父到底该怎么办?

师父拿出一把刀 , 说:“心拿出来 , 我帮你安一安 。 ”

心一直在自己身上 , 心会不安 , 是被寂寞驱使着 , 要去找自己以外的东西 。

可是所有东西都在自己身上了 , 一直向外追寻 , 是缘木而求鱼 , 反而让自己慌张 。

蒋勋:孤独一定要慢

----蒋勋:孤独一定要慢//----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我想 , 思维与孤独的关系亦是如此 , 回过头来认识孤独的圆满性时 , 思维就会慢慢发展 。

也许对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岛屿 , 尤其是我们的政治和我们的媒体而言 , 孤独太难能可贵了 。

我们盼望一个不那么多话的领袖 , 可以在剎那之间透露一点孤独的思维 。

就像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 , 静静地拿起一朵花 , 弟子们就懂了 。

愈多的语言就有愈多的误解 , 愈多的语言就有愈多的偏见 , 愈多的语言就有愈多纠缠不清的东西 。

这个时候更需要孤独的力量 , 让大家沉淀 , 然后清明 。

我们不要忘了 , 波平如镜 , 水不在最安静的状况下 , 无法反映外面的形象 。

以此比喻 , 我们居住的岛屿 , 每天都波澜壮阔 , 没有一件东西会映照在水面 , 没有办法反省也没有办法沉淀 。

孤独是一种沉淀 , 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 。

蒋勋:孤独一定要慢

----蒋勋:孤独一定要慢//----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 。

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 , 杂质一定存在 , 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 , 但可以让它沉淀 , 杂质沉淀之后 , 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 , 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静 。

所以当心里太繁杂时 , 我就会建议试试静坐 , 不是以宗教的理由 , 而是让自己能够得到片刻的孤独 , 也就是庄子说的“坐忘” 。

现代人讲求记忆 , 要记得快记得多 , 但庄子认为“忘”很重要 。 忘是另一种形式的沉淀 , 叫做“心斋坐忘” 。

忘是一种大智慧 , 把繁琐的、干扰的、骚动的忘掉 , 放空 。

老子说“空”才能容 , 就像一个杯子如果没有中空的部分就不能容水 。 真正有用的部分是杯子空的部分 , 而不是实体的部分 。 一栋房子可以住人 , 也是因为有空的部分 。

老子一直在强调空 , 没有空什么都不通 , 没办法通 , 就没办法容 。

物质的“空”较简单 , 心灵上的“空”恐怕是最难 。

你要让自己慢慢地从不怕孤独 , 到享受孤独之后 , 才能慢慢达到那样的境界 。

蒋勋:孤独一定要慢

----蒋勋:孤独一定要慢//----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孤独一定要慢 。

当你急迫地从A点移动到B点时 , 所有的思考都停止 。

生命很简单 , 也是从A点到B点 , 由生到死 。 如果你一生都很忙碌 , 就表示你一生什么都没有看到 , 快速地从A点到了B点 。

难道生命的开始就是为了死亡吗?还是为了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 。

与孤独相处的时候 , 可以多一点思维的空间 , 生命的过程会不会更细腻一点?

蒋勋:孤独一定要慢

----蒋勋:孤独一定要慢//----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