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浓#清风低语,故事正浓

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为《 #正浓#清风低语,故事正浓 》,本文内容来源于光明网


清风低语,故事正浓

——访青年艺术家宋晓明

#正浓#清风低语,故事正浓 。“描摹出江山如故,输与丹青。”在古代中国,“丹”与“青”本是两种可做颜料的矿物,因常用来绘画,而被用来指代国画。国画发展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至今仍是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

在国家艺术基金“南方地域特色中国花鸟画创作人才培养”课题中,有一位青年艺术家宋晓明,在表现“南方地域特色”时,他选用中国画线描的方式描绘出一幅《清风低语》,表达了他对南方植物的解读。

#正浓#清风低语,故事正浓

#正浓#清风低语,故事正浓 //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清风低语》

#正浓#清风低语,故事正浓 。国画的魅力

如果有人认为,在艺术上半路出家的人很难出好的作品,那宋晓明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反击实例。

2012年,宋晓明开始在中国国家画院唐秀玲工作室进修国画,这是他真正意义上接触绘画,在这之前,他从事着与绘画无关的工作。

放弃以往的生活,开始一份全新的事业并不容易。在凤凰岭山脚下一个美术馆,宋晓明跟随老师学习工笔重彩。他十八岁时曾学习过三个月素描,曾以为自己有一点基础,但画出来的却不尽如人意。宋晓明曾经很苦恼,“这种痛苦伴随我大半年,有几次想放弃,坚持下来是觉得回去没有面子。有时候,所谓的‘面子’成了咬牙坚持的动力,渐渐的,我的审美和笔下功夫也一点点上来了”。

#正浓#清风低语,故事正浓

#正浓#清风低语,故事正浓 //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宋晓明近照

-------------只是想画一条线而已----------------

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为《 #正浓#清风低语,故事正浓 》,本文内容来源于光明网


功夫不负有心人,宋晓明的国画也拥有了很多“看得见”的成绩。如,2013年他的作品《往事》入选中国国家画院教学成果展,并被中国国家画院收藏;2014年《午后的风》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获奖提名等。

和做其他工作一样,要从事绘画事业,首先就要热爱它。“我特别钟情中国画的用线,或含蓄内敛,或酣畅淋漓,那诗意性的表达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宋晓明说。

国画的创作,素来注重情趣的表达,而不拘泥于外表的肖似。宋晓明喜欢写生,但中国画的写生并非临摹,而是把客观的东西,在大脑中转换成另一种生长方式后,再纳入纸上,不拘泥不做作。因此,他认为,对于中国花鸟画,画面里的趣味永远是第一位的。“草木的生命同样值得尊重,要有这样的心态,用画笔蘸着情感来赞美它们,再加上适当的技法,表现出来的画面自然就赏心悦目。”

正是基于这种方式,宋晓明在他的作品《清风低语》中,用草木的“形”,传达出了成长的“神儿”。

是画也是诗

宋晓明常说,《清风低语》是他的一首抒情小诗,他想表达的话都藏在了画面的一枝一叶中。

《清风低语》的画面所选取的是棕榈树和曼陀罗两种形态不同植物的组合,一个形成长线短线的交织穿插,一个构成叶片之间的铺展组合,在画面中形成点线面关系,并以线积面,用面破线,画面力求营造出即复杂又单纯的氛围。

画面中,他用大量棕榈叶片线条的穿插来表现生命的矛盾、纠结和快乐的舒展,而曼陀罗和棕榈树在这幅画里相扶相依,随着徐徐清风交谈絮语。画面上方有一只盈盈小鸟,鸟是画面的“点”,也是“黑”。鸟展翅飞去,亦代表时间的流逝。

南方植物丰富多彩而波澜壮阔,宋晓明深知无法全部将它们纳入画面中,选取这样一个画面,他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广西艺术学院墙外高高低低的棕榈曾让我眼前一亮,为此我拍了大量图片,且认定就画它了;而离学校一千公里外的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曼陀罗婆娑美丽,也让人心动,于是我决定将它们作为一个组合呈现在画面中。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联姻。”

宋晓明在完成这幅工笔《清风低语》没有铅笔作稿,直接在宣纸上勾勒完成,不着一色,可谓一气呵成。这也是他刻意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形式更单纯直接,更放得开,无拘无束也更痛快。

能够完成这幅画作,宋晓明十分感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资助,同样十分感谢“南方地域特色花鸟画人才培养”课题班的全体老师。“对我而言,这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荣誉。我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创作中去,深入生活,勇于创新,讴歌时代,用饱满的热情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宋晓明说。

徐徐清风惊翠鸟,片片新叶絮低语。

书画本同源,但当画面中有了作画人的情绪,就可以说出其他的故事。

《清风低语》中,宋晓明讲的故事,正热闹。(光明网记者刘昀昀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