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通过毁掉我们所有人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实现爱情的故事

一个通过毁掉我们所有人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实现爱情的故事

----一个通过毁掉我们所有人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 , 实现爱情的故事//----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1.

《寄居者》是严歌苓写于2009年的一部小说 。 本来是由国内某著名女星担纲主演 ,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 现在看来 , 和观众见面的机会几乎微乎其微了 。

故事的起因据说是严歌苓到柏林旅游的时候 , 在柏林墙博物馆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跟一个女孩子在东柏林订了婚 , 他深爱着他的未婚妻 , 但是不得不分离 。 小伙子先到了西柏林之后 ,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 , 他见到一个欧洲女孩子 , 非常像他的未婚妻 , 他就勾引了她 , 把她带到东柏林 , 偷了她的护照 , 让他的未婚妻假冒那个欧洲女孩 , 用欧洲女孩的护照过了关 。

这样的一个“通过毁掉我们所有人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 , 实现爱情”的爱情故事 , 被严歌苓放在了更大的1939年的上海的背景中 , 一方面列强入侵 , 一方面纸醉金迷 , 不断的冲突着的利益和人性 。 而且 , 作者有着希望主人公通过个人情爱实现人类大爱的初衷 。

2.

主人公May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上海小姐 。 而且她和一般娇滴滴的上海小姐不同 , 她是随着留洋的父亲一起见过市面的 , 虽然那留洋在外见世面的场所需要低眉顺眼屏气噤声 , 和在上海出入的高级饭馆酒店完全不能比 , 但是谁说唐人街洗衣房的智慧就不是智慧?倒像是张爱玲说的一句话:“虽然是在锦绣丛中长大的 , 其实跟捡煤核的孩子一样泼辣又为 。 ”至少 , 她理想中的自己应该是那个样子 , 因为只有那个样子才能在豺狼虎豹的大上海生存 。

May为了反抗父亲迎娶继母 , 从花园洋房搬了出去 , 为了进一步羞辱父亲 , 找到一个餐馆 , 做了一个时薪低廉的琴手 。 但是这些都还不能表达她澎湃的内心 , 她干脆被一个同来竞争琴手职位的犹太难民吸引 , 不顾一切的和他开始一段恋情 。 当然 , May的动心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 彼得宽肩细腰 , 明眸皓齿 , 一手钢琴比她弹得还好 , 更主要的是 , 他单纯而温柔的贵族气质——是的 , 他原本出生在一个更加富裕的犹太家庭 , 因为战乱才暂时来到上海当上了难民 。

“他那么想把这个夜晚变成我们俩的 , 却又那么六神无主地看着我 , 要我把他对我的邀请变成我对他的邀请 。 不知怎么 , 这一点特别打动我 。 走走有什么不好?它是最没有后果 , 最不需花费的温馨时光 。 这是一片沦亡的国土 , 周围全是亡国的人们 , 和这个清秀优美、祖上就没有任何国土的小伙子走一走……我点点头 。 ”

有的时候可怜就是可爱的代名词 , 有的时候男女通用 。 May无可避免的沦陷 。 彼得所承受的每一次苦难都在May这里变成了爱意 , 当她得知约瑟夫·梅辛格在上海的“终极解决方案”就要实施 , 所有在上海的犹太人都要被“清洗”的时候 , 她决定一定要帮助彼得逃脱 , 从而不惜铤而走险 。

“有时 , 为实施一件善举 , 必须要造一回孽 , 我就是那样在心里为自己开脱的 。 再说爱昏了头的女孩子有什么善和恶?她可以把黑的看成白的 , 把死亡当成盛典 。 ”

她在美国偶遇了一个和彼得长相相似的也是犹太人的年轻人杰克布 , 好像是命运突然给她的灵光一现 。 作为一个美丽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上海女孩子 , 她把这个爱情游戏进行得万无一失游刃有余 。 杰克布和她一起回到了上海 。 但是想偷杰克布的护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May答应了做他的未婚妻 , 和他一起住在小旅馆 , 最后终于成功的用杰克布的护照将彼特送上了远离的邮轮 。

只不过结尾的时候 , May出现了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心理反转 , 又或者所有的感情反转都由来已久 , 草灰蛇线 。 也许是当她看到杰克布在到达上海以后积极的投入抗日的热情 , 也许是因为她心目中完美的彼得暗中做起了囤积居奇 , 坑害犹太人的生意 , 也或许是因为彼特那个即使在落魄中接受着她的施舍 , 但是仍然处处表现出对她中国人身份轻贱的原生家庭 , 又或许是因为她和杰克布在一起可以放肆的表达自己野蛮成长的内心 , 而在彼得面前她必须是一个温婉端庄无限包容的淑女 。 总之 , 故事的最后 , May跳下了船 , 回到了她自己在最后一刻意识到无论怎样的稀烂污脏 , 但是充满人间烟火气 , 不断给她希望和勇气 , 她不可能离开的上海 。

一个通过毁掉我们所有人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实现爱情的故事

----一个通过毁掉我们所有人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 , 实现爱情的故事//----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

3.

这本小说算得上是比较复杂的一本小说 。 它的复杂不是《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那样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人物之间的兜兜转转 , 也不是《陆犯焉识》中的陆焉识那样 , 总是面临这样那样的危局需要他要么削弱人格 , 要么突出智力的冲破险境 。 因为不管是王葡萄还是陆焉识 , 无论他们花了多大的力气在看起来无关重要的事情上 , 他们始终都是怀揣着同样一股精气神 , 不断在曲折的表达自己的内心 。 他们的魂魄永远和他们一致 , 他们最终成为一个他们本来希望成为的人 。

而《寄居者》中的主人公May的魂魄是破碎的游离的 , 是在大时代的洪流下 , 内心国事家事儿女事的冲撞之中 , 懵懵懂懂而又投机取巧的完成了一段恋爱和成长的历程 。

从很多角度来说 , May都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 。 穿着开高叉的黑色丝绒旗袍去餐馆弹琴 , 只为有一天被父亲看到可以让他觉得羞辱 , 她故意在日本兵面前卖弄 , 撑开自己的精致阳伞 , 结果被发现了里面的抗日传单 , 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她的好友都因此蒙难 。 而这一切的轻浮任性 , 只为了一个富家小姐想冲动的在那个乱世 , 充分展现自己个性的结果 。

她从一开始就是为着爱上一个人而选择了彼特 , “对于我们那个年纪的男女 , 可以没有面包但不能没有恋爱 。 我们对于荷马、莎士比亚、海涅、普希金、拜伦、雪莱 , 以及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伯特的解读其实始终留着一些乱码 , 要到一次真正的恋爱爆发 , 才能最后将它们解密 。 这就是二十岁的我 。 ”

当然 , 如果说这样理解过于严苛的话 , 其中May个人情感中的“小爱” , 非要说到了最后转化成了“大爱” , 却也是有些为难 。 May当然还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 , 并不是每一个富家小姐都会选择一个难民来谈恋爱 , 并不是每一个身处顺境的人看到一个流离失所的人或民族 , 都会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柔情蜜意 。 小说的题目《寄居者》 , 是想让读者充分的理解那个混乱的年代破碎的时代背景 , 以及背景里面哪怕是看上去光鲜无比的人们 , 心里也不断的在自审 , 关于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前途的深刻问题 。 都是孤岛 , 都在飘零 。

所以 , May的端庄得体里面会有唐人街的自卑 , 她对彼得的爱意里面带着她自己也觉察不到的悲天悯人 。 她的大部分华服都是从国外的二手店买来 , 她知道它们在人前给她带来的赞叹瞩目 , 在人后她却毫不吝惜的唾弃它们的价值 。 就像她周围金光闪闪的一切 , 既然来的不是冠冕堂皇 , 走的时候也不必悲悲切切 。

她的整个人就是那个时代背景的矛盾 , 又张扬又凄惶 , 又自大又自卑 , 可以和杰克布坐在豪华的酒馆里不计代价的一掷千金 , 却又脆弱得禁不起坐在难民营里彼特母亲雪白纱窗前不带感情色彩的一瞥 。 最后她从船上那纵身一跳 , 是终于决定不再为难自己 , 让自己终身成为一个矛盾 , 一个肉体和感情上的双重寄居者 。 而从书的末尾不经意的描述看来 , 她最后也没有和杰克布在一起 。 乱世中的儿女 , 情感的空间总是随着环境变换延伸 , 情感和情感的主人一样踏上了未知的冒险的旅程 。

4.

和很多小说读完后的感想不一样 , 我总会战战兢兢的期待着改编后的影视剧的结果 , 生怕影视作品扑面而来的冲击感破坏了原有的小说气氛 。 但是这一本却是例外 。 那个光怪陆离的年代 , 那个绚烂金粉世界中人们粗粝迅猛的感情 , 也许真的需要视觉的冲撞才能体现 。 嘈杂的音乐 , 迷离的背景 , 簌簌的风声 , 精致的花边和无辜者的血 , 让那群心灵上无所皈依的人们的世界在观众面前彻底的旋转 , 堕落 , 挣扎 , 狂欢 , 让观众也和寄居者们一样 , 不去深想和探寻 , 那些大爱小爱下的细枝末节的感情 , 以及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柔软的秘密 。

“世上总有一些生命像这颗小小的心脏这样不甘心 , 它要给你看看 , 你剥掉它所有的掩体和保护它还要跳动 , 它面对粉碎性的伤害 , 傻乎乎地跳 , 傻乎乎地给你看它的生命力 。 它是最是脆弱 , 又最是顽韧 , 这样不设防 , 坦荡荡的渺小生命 。 ”

整本书就是一个傻乎乎的年轻女孩子在那个年代里用尽自己青春的全部力量 , 周旋 , 表演 , 成全 , 逃离 , 最后拨开迷雾重现自己的生命之歌 。 而文字在这里似乎已经显得薄弱和表达无能 , 只能透过一些吉光片羽的画面在读者和观众的内心起伏重现 。

一个通过毁掉我们所有人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实现爱情的故事

----一个通过毁掉我们所有人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 , 实现爱情的故事//----草丁生活 http://life.caoding.cn/